在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上,黑龙江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其粮食产量始终位居全国前列,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秸秆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秸秆焚烧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严重污染空气,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为此,黑龙江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全面部署秸秆禁烧工作,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环保的方式处理秸秆,守护这片蓝天净土,共筑绿色生态屏障。
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茎秆、叶等部分,其富含有机质,是宝贵的生物质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处理成本高、技术普及不足等原因,大量秸秆被直接焚烧,导致空气中PM2.5、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急剧上升,形成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危害人体健康,秸秆焚烧还易引发火灾,破坏土壤结构,减少土壤肥力,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实施秸秆禁烧,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对于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强化政策引导与法规建设:黑龙江省政府制定并发布了严格的秸秆禁烧政策,明确禁烧区域、时间节点及处罚措施,同时加大对违法焚烧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有效震慑,还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采用秸秆还田、饲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方式,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
2、推广先进技术与装备:积极引进和研发秸秆综合利用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如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打包机、生物质燃料成型机等,提高秸秆处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的秸秆处理技能,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3、构建多元化利用体系:推动秸秆在农业、畜牧业、工业、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农业方面,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在畜牧业方面,发展秸秆饲料化利用,降低养殖成本;在工业和能源领域,鼓励发展生物质发电、秸秆气化等项目,实现秸秆能源化利用。
4、加强宣传教育与舆论引导: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秸秆禁烧的重要性和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提高公众对秸秆禁烧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增强农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随着黑龙江秸秆禁烧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个以绿色、循环、低碳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黑龙江省将继续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力度,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推动秸秆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黑龙江的蓝天将更加清澈,黑土地将更加肥沃,农业生态环境将更加宜居宜业,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