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 > 正文

国防部,澳方演习会提前通报中国吗

2025年2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国际水域进行了一次实弹演习,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对中国军方在演习前未给予充分通知表示了关切,这一事件不仅在国际舆论场上掀起了波澜,也促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对此进行了详细回应,本文将深入探讨此次演习的背景、过程、各方反应以及国防部对此事的立场,同时分析澳方演习是否会提前通报中国的问题。

一、演习背景与过程

2025年2月21日,中国海军舰队以055型导弹驱逐舰“遵义舰”为首,054A型护卫舰“衡阳舰”与903型补给舰“微山湖舰”协同行动,在澳大利亚东海岸附近海域进行了实弹射击演练,此次演习旨在提升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和实战水平,是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演练。

演习过程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方面对中国军方未提前给予充分通知表示了强烈不满,据报道,此次演习导致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客运航班在飞行途中改道,因为中国海军舰只警告飞行员说,他们正在实弹演习的上空飞行,澳大利亚方面对接获通知时间过短表示了强烈不满,而新西兰国防部长柯林斯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中国仅提前“几个小时”发出通知,而不是预期的12至24小时。

二、各方反应与国防部回应

国防部,澳方演习会提前通报中国吗

针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关切,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例行记者会上进行了详细回应,他强调,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公海的行动完全符合国际法,并指出澳方和新方多次确认中方行动符合国际法,这种表态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吴谦还表示,中方的行动不会对航空飞行安全造成影响,并反问记者:“下次澳方在中国周边举行的军事活动,会不会提前通报?”

海军研究院专家郑宏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目前国际法关于在公海开展舰炮射击时对外通报的具体流程、对象、时间等没有明确规定,主要是通过国家实践形成的国际惯例,他表示,为避免军事活动影响过往船舶和飞机安全,通常会对外通报,这次中国海军舰艇进行的舰炮射击训练按照国际惯例和各国海军通常做法,通过有关公共通联频道进行了对外通报,并多次提醒过往船舶和飞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做法是专业且合法的。

三、澳方反应与地缘政治背景

澳大利亚方面对此次演习的反应呈现出多样性,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对此展现出了冷静态度,他指出演习地点与澳大利亚海岸线相距至少200海里,远超澳大利亚专属经济区范围,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则对此表达了关切,认为中国的军事演习缺乏透明度。

澳大利亚方面的反应不仅是对此次演习本身的担忧,更是对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加速和远洋作战能力提升的焦虑,近年来,中国海军装备现代化进程加速,频繁有新型舰艇下水服役,数量的增长要求相应提升训练水平,中国海军编队开展远洋行动旨在磨练实战能力,这本是正当且必要的,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忠实盟友,在南海、台海等问题上频频跟随美国对华施压,此次炒作中国军舰演习活动,可以被视为澳方配合美国“遏华”战略的又一次行动。

澳大利亚国内经济和社会问题频发,政府支持率持续走低,炒作外部威胁,转移国内矛盾,也是澳方此次行动的一个动机,澳方对中国军舰演习活动的过度反应,折射出其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焦虑。

四、澳方演习是否会提前通报中国

针对澳方演习是否会提前通报中国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的复杂问题,国际法关于在公海开展军事活动时对外通报的具体规定并不明确,主要是通过国家实践形成的国际惯例来约束,在实践中,一国为避免有关军事活动影响过往船舶和飞机安全,通常会对外通报,通报的区域范围和提前的通报时间主要取决于军事活动的类型、规模和可能的影响范围。

澳方是否会提前通报中国其演习活动,取决于澳方自身的判断和国际惯例的遵循情况,如果澳方认为其演习活动可能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那么提前通报是符合国际惯例和负责任的做法,反之,如果澳方认为其演习活动对周边国家影响较小或没有直接影响,那么不提前通报也是可能的。

五、结语

此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国际水域的实弹演习事件,不仅是一次军事演习的演练,更是一次地缘政治博弈的缩影,澳方对中国军舰演习活动的过度反应和炒作,不仅缺乏事实依据,也暴露了其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焦虑,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此次演习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远洋步伐还将更加坚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海军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将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希望各国能够遵循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