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军人物黄岚逝世

2024年11月22日,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域的杰出领军人物黄岚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重庆逝世,享年65岁,这一消息传来,不仅让医学界深感痛惜,也让无数患者和家属失去了他们心中的“健康守护者”,黄岚教授的一生,是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研究与治疗的一生,他的离世,标志着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域失去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和临床专家。

黄岚教授,1959年7月17日出生于四川宜宾,自幼便展现出对医学的浓厚兴趣和天赋,1978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第三军医大学,从此踏上了医学研究的道路,1983年毕业后,黄岚进入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后更名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从此致力于心血管内科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在心血管病学领域,黄岚教授无疑是一位开创者和奠基人,上世纪80年代初,他率先在国内提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类型,并提出了一整套干预方案,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也为后续的心血管疾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随后,黄岚教授深入研究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发现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异常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他因此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岚教授在血管内皮损伤与修复研究领域同样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首次提出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替代治疗的概念,为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他带领团队开展了长达20年的《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机制与防治策略》研究,从血管内皮损伤与功能重建的角度,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提出了新观点和新方法,这一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于2017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了科研方面的卓越成就,黄岚教授在临床实践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我国首批开展及推广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创始人之一,诊治国内外心血管疾病患者30万余人次,独立完成心脏介入手术15000余例次,在国内首创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经皮封堵术,攻克了介入径路重大并发症的难题,这些成就不仅提高了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水平,也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黄岚教授不仅在科研和临床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还致力于推动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他创建了心血管内科学和野战内科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推动学科成为重庆市“创新团队”、军队2110重点、军队530重点学科等,他还担任了多个国际和国内学术组织的委员和专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域的国际化进程。

黄岚教授的一生,是追求卓越、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不仅在科研和临床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始终关注患者的需求和社会的责任,他常说:“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人文关怀。”他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黄岚教授的离世,是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域的一大损失,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留下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将继续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宝贵的指导;他培养的学生和团队成员将继续在心血管病学领域发光发热;他的人文关怀和医德风范将继续激励着每一位医学工作者前行。

黄岚教授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卓越的一生,他的离世让我们深感痛惜,但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继续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岚教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愿他在天堂安息,愿他的精神和成就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