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重庆自研电池技术迎来新突破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革命的深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电池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关键技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在这一背景下,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其自研电池技术也迎来了新的突破,不仅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重庆自研电池技术的崛起背景

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庆市依托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科研资源,积极推动电池技术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特别是在固态电池、凝胶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重庆企业更是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重庆自研电池技术的最新成果

1. 重庆太蓝新能源:半固态电池量产线的领跑者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蓝新能源”)是重庆自研电池技术领域的佼佼者,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关键锂电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近年来,太蓝新能源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成功制备出世界首块车规级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达到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体型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刷新了体型化锂电池单体容量、最高能量密度等多项行业纪录。

太蓝新能源的这项研发成果,不仅实现了全固态锂电池在超薄致密复合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高容量先进正负极材料、固态电池一体化成型工艺等多项关键技术上的突破,还为其后续产品的量产和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太蓝新能源已在国内率先建成首条半固态电池量产线,并成功量产了包括高比能、超快充等多个系列及型号的先进半固态锂电池,这些产品不仅性能优异,而且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

重庆自研电池技术迎来新突破

2. 长安汽车“金钟罩”电池:安全性能的新标杆

长安汽车作为重庆本土的知名车企,在自研电池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其自主研发的“金钟罩”电池,以高于国家标准的极限条件在中国汽研完成了安全测试,树立了国产自主电池品牌的新标杆,在测试中,“金钟罩”电池先是直接暴露在火焰中燃烧140秒,又放置在耐火隔板的油盘上间接燃烧120秒,此时外焰温度高达800℃,但移开火源且静置观察2小时后,电池并未发生热失控现象,展现了出色的防火性能和遇热稳定性。

长安汽车“金钟罩”电池的成功研发,不仅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用户在电池安全方面的担忧,还通过超稳定性的电芯和标准化的电芯大规模制造,将电池的失效概率降低到了十亿分之一级,长安汽车还通过电芯之间的隔热、水冷系统的开启以及电池包内感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整包的“零热失控”。“金钟罩”电池还具备长寿命、快充等优异性能,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哈工大重庆研究院:宽温区高安全凝胶固态电池的突破

除了企业和车企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在重庆自研电池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哈工大重庆研究院作为重庆地区的重要科研力量,在宽温区高安全凝胶固态电池及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该研究院展出的宽温区高安全凝胶固态电池,采用原位凝胶化技术和高性能添加剂策略,赋予了全电池大倍率充放电能力,电解质电导率达到10^-2~10^-3 S/cm级别,远高于现有技术水平,该电池还具备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宽温区工作等优异性能,可应用于大型动力系统的高功率发电和新能源汽车快充等领域。

哈工大重庆研究院的这项研究成果,不仅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还推动了固态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相信将有更多高性能、高安全性的固态电池产品问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自研电池技术的未来展望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重庆自研电池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重庆将继续依托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科研资源,加大在固态电池、凝胶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和产业化力度,重庆还将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推动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升级。

在政策支持方面,重庆市政府也将继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为电池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减免、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投身到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来,重庆市还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土电池技术走向世界舞台,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重庆智慧和力量。

重庆自研电池技术的崛起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