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靖远重拳出击,全面整治“硫超标”枸杞问题
甘肃省靖远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一则关于媒体反映该县枸杞生产加工存在违规违法问题的情况通报,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报指出,靖远县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枸杞种植加工环节进行全面彻查,并对违规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零容忍态度,也体现了对消费者健康权益的坚决维护。
9月1日晚,央视财经《财经调查》栏目播出了一期关于枸杞生产区违规违法生产加工问题的节目,其中重点曝光了甘肃省靖远县枸杞生产区存在的“硫超标”问题,节目播出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据报道,一些不法商户为了提升枸杞的卖相和价格,不惜使用工业硫磺进行熏制,导致枸杞中二氧化硫含量严重超标。
记者深入靖远县多个乡镇,直击了枸杞加工现场,夜幕下,多处可见搭建的熏制棚,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让人瞬间泪流满面、呼吸困难,这些商户明知工业硫磺有毒且不能用于食品加工,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仍然铤而走险,他们通常会在下午搭棚、晚上熏制、第二天白天晾晒,这样的行为在当地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二、政府迅速响应: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问题根源
面对媒体的曝光,靖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枸杞种植加工环节进行全面彻查,调查组不仅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枸杞种植情况,还走访了多家加工企业和商户,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通报指出,靖远县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违法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县政府还将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枸杞生产加工销售问题专项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走过场,调查处置结果将及时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在采访中,一些商户向记者透露了他们的心声,他们表示,之所以会选择使用工业硫磺熏制枸杞,主要是受利益驱使,由于枸杞的卖相直接影响到价格,而使用焦亚硫酸钠或工业硫磺进行熏制可以显著提升枸杞的色泽和亮度,因此很多商户都选择了这条捷径。
他们也知道这种做法对人体有害,但面对市场的压力和竞争,他们往往只能妥协,有商户表示,第一年没有使用焦亚硫酸钠或工业硫磺熏制枸杞,结果那年就少卖了2万多元,第二年看到其他人都用,自己也只能跟着用,这种“法不责众”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硫磺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含有大量砷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硫超标的枸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肾功能不全及衰竭、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等,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枸杞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和可靠品牌,避免购买到硫超标的枸杞。
专家也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枸杞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控制,还应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不法商户望而却步。
靖远县此次对“硫超标”枸杞问题的重拳出击,不仅是对当前问题的有力回应,更是对未来食品安全工作的一次重要部署,通过此次事件,我们看到了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坚定决心和有力措施。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靖远县能够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枸杞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我们也呼吁广大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权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食品安全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