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村民自建“盈空楼”引热议,官方回应:依法依规处置
在贵州的偏远乡村,一座由42岁村民陈天明自建的“盈空楼”近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被网友戏称为“现实版的哈尔的移动城堡”,这座独特的建筑以其奇特的外观和非凡的创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一时间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随着其知名度的提升,关于该建筑是否合法的争议也随之而来,兴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违建部对此事作出了正式回应,表示该建筑未经规划部门批准擅自建设,属于违法建筑,并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陈天明的“盈空楼”自2018年开始动工,历经6年时间,耗资十几万元建成,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复杂的结构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住宅,更像是一座充满奇幻色彩的城堡,让人不禁联想到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场景,它迅速在网络上走红,成为一处新的网红打卡地。
随着游客的增多,关于这座建筑是否合法的质疑声也逐渐响起,有网友指出,该建筑可能未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存在违法建设的嫌疑,这一质疑很快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并启动了调查程序。
8月28日,兴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违建部的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经过兴义市自然资源局的认定,陈天明搭建的“盈空楼”确实属于未经规划部门批准擅自建设的违法建筑,这一认定结果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官方介绍,该建筑在建设过程中未取得合法的建设手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建筑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有关部门决定依法依规按程序对其进行处置。
对于“盈空楼”的处置,官方表示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这不仅是维护城乡规划秩序的需要,更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
依法依规处置违法建筑是维护城乡规划秩序的重要手段,城乡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指导城市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重要依据,如果任由违法建筑滋生蔓延,将严重破坏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依法依规处置违法建筑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违法建筑往往存在偷工减料、质量低劣等问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必须坚决打击违法建筑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盈空楼”的走红无疑展示了陈天明在建筑设计上的独特才华和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并不能成为违法建设的借口,在鼓励创新和个性表达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广大村民依法依规进行建设活动。
政府部门也应该在规划和管理上更加灵活和包容,对于符合城乡规划要求、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建筑项目,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对于违法建设行为,则要坚决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只有这样,才能在创新与规范之间找到平衡,推动城乡建设的健康发展。
“盈空楼”的处置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在追求创新和个性表达的同时,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则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城乡规划秩序得到有效维护;也要在规划和管理上更加灵活和包容,为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既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又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建筑作品涌现出来,这些作品将成为我们城市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