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 > 正文

大连疾控,新冠病例增加,建议戴口罩共筑健康防线

大连疾控紧急提醒:新冠病例增加,公众需加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续演变,中国大连市近期也面临着新冠病例增加的挑战,为保障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健康安全,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大连疾控”)于近期发出紧急提醒,呼吁公众在公共场所加强个人防护,特别是科学佩戴口罩,以共筑夏日健康防线。

背景分析:新冠病例增加引发关注

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呈现上升趋势,大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人口流动频繁,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大连疾控部门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发布健康提醒,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病毒传播风险,保障市民和游客的生命安全。

科学佩戴口罩的重要性

面对新冠病例增加的情况,大连疾控部门特别强调了科学佩戴口罩的重要性,口罩作为阻止病毒传播的有效工具之一,能够阻挡携带病毒的颗粒飞溅进入呼吸道,显著降低感染风险,佩戴口罩也能减少携带病毒的个体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可能性,为构建群体免疫屏障贡献力量。

1. 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

公众在佩戴口罩时,需确保口罩覆盖住鼻子和嘴巴,避免留下空隙,要定期更换口罩,避免长时间佩戴同一个口罩,以免口罩因潮湿而失去防护效果,脱口罩时要避免触摸外侧,以防病毒传播,夏季天气炎热,应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一旦出现胸闷气短等情况,应及时到开阔阴凉处休息。

2. 不同场景的佩戴口罩建议

公共场所:在超市、影剧院等人员密集、空气流通较差的室内场所,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公众佩戴口罩。

家庭聚会:当家属或朋友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时,建议佩戴口罩或保持社交距离,以减少呼吸道疾病传播风险。

户外活动:虽然户外环境相对开阔,但在人群密集或无法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也应佩戴口罩。

其他防护措施并行不悖

除了科学佩戴口罩外,大连疾控部门还建议公众采取以下综合防护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

1. 保持社交距离

大连疾控,新冠病例增加,建议戴口罩共筑健康防线

在公共场所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避免近距离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

2. 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勤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3. 改善室内通风

尽管天气炎热,但加强室内通风仍是减少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的关键措施,建议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的时段,多开窗通风,利用自然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空调过滤网应定期清洗或更换,以保持其清洁状态,减少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滋生。

4. 注意饮食卫生

夏季是细菌容易滋生繁殖的季节,公众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和未煮熟的食物,以防肠胃不适,剩余的饭菜要煮熟再放至冰箱里短期保鲜,再次食用前要回锅烧透,避免食物变质,凉拌菜要及时吃,不要放置过久防止细菌繁殖,在就餐前后要勤洗手,保持餐具清洁。

5. 防止蚊虫叮咬

夏季是蚊虫等害虫活跃的季节,要注意预防蚊虫叮咬和传染病的发生,可以使用驱蚊液、蚊香等防蚊用品,并尽量避免在草丛、树林等蚊虫较多的地方长时间停留。

6. 关注健康状况,及时就医

市民和游客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不适症状,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和接触史,养老机构应加强对入住老年人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疫苗接种是预防的关键

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大连疾控部门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疫苗接种,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负责。

1. 自觉参与接种

公众应自觉参与新冠疫苗接种,为构建免疫屏障贡献力量,已接种第一剂疫苗的人员,需按照要求完成全程接种,以提高免疫效果。

2. 加强免疫力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适量运动、合理膳食、规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提升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风险。

政府与社会共同努力

面对疫情挑战,政府和社会需共同努力,共同打赢这场防疫战。

1. 政府加强监管

政府部门需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监管,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疫情防控秩序。

2. 社会参与

社会各界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群体应发挥自身优势,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3. 加强宣传教育

媒体和各类机构应加强疫情防控